《重庆好故事》之“书院重庆”第1集:重庆书院宋代初盛

wuyouhua 17 08-30 海报

导读:重庆书院◎宋代初盛 中共长寿区委宣传部整理 书院之名最早起于唐朝,最初由富人、学者自行筹办,后由朝廷委派教官、调拨田亩和经费,逐渐具有半民半官性质,成为官方修书、校书或侍讲的机构。唐玄宗开元五年(717),于东都洛阳乾元殿东廊写四部书,因号乾元书院,先后改为丽

重庆书院◎宋代初盛

* 长寿区委宣传部整理

书院之名最早起于唐朝,最初由富人、学者自行筹办,后由朝廷委派教官、调拨田亩和经费,逐渐具有半民半官性质,成为官方修书、校书或侍讲的机构。唐玄宗开元五年(717),于东都洛阳乾元殿东廊写四部书,因号乾元书院,先后改为丽正修书院、集贤殿书院,置学士、直学士、侍读学士、修撰官,掌刊辑经籍、搜求遗书、辩明典章,以备顾问应对。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VCG211377261371

至唐末五代,战乱不断,很多儒家士人为躲避战乱,隐居山林,以寻求一片净土读圣贤书。到后来逐渐演变为授徒讲学,以书院命名读书讲学之地,有固定讲学的老师和前来求学的* ,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官学的教育组织形式。

唐末五代书院的职能主要是教育功能,而不是前期的藏书或者办公场所,这为宋代书院的兴起和发展打下了基础。

宋代以文治国,科举取士,且无门第贵贱之分,为广大寒门子弟提供了入朝为官的机会。科举考生的数量剧增,朝廷兴办官学的压力十分巨大。为了稳固统治,选拔士人,朝廷开始赐书、赐额、赠屋,扶持书院的发展。而印刷术的长足发展,尤其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,书籍生产成本大大降低,藏书得到保障和改善。以理学家为代表的知识阶层”择胜地,立精舍,以为群居读书之所“,不仅成为理学传播之地,为宋代政坛注入清正之气,也为士人应举创造了条件。一大批宋代书院因时而生、因势而兴。

先秦时期,廪君创立巴国,创造了巴文化。秦汉时期,尹珍在南川西龙济桥设馆讲学,为重庆书院最早的雏形。唐贞观年间大足南岩书院的设立,开创重庆设立书院之始。自唐末以后,四川的经济逐渐向川东三峡地区转移,无论是农业、商业还是手工业,均呈现出兴盛活跃的景象,尤其是渝州贸易较为繁荣,重庆成为川峡四路的水上运输枢纽和“两汀商贩、舟楫旁午”的大港,同川西、川南、川北的成都、宜宾、乐山、南充等地有着密切的经济交往,成为四川东部的商业贸易中心。唐代四川的造纸工艺是全国最先进的,宋代巴蜀地区的造纸继续保持繁荣的局面。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,为书院的全面兴起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。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VCG211377105651

北宋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,江津知县冯忠在县治西十五里建五举书院,为重庆已知最早的宋代书院。之后相继创建南山经堂、五峰书院、静晖书院、庹子书院、凤山书院、北岩书院、瑞应山房、竹林书院、南阳书院、少陵书院、宏文书院、龙门书院和五桂楼书院。从地理分布看,集中在重庆周边沿长江流域,尤其以三峡地段刘备托孤白帝城、“竹枝词”摇篮为中心的夔州府(今重庆奉节)书院更显密集,以静晖、竹林、南阳、少陵著称的书院群占宋代重庆书院总量的近三分之一。

宋代统治历经三个多世纪,重庆出现十四所书院,数量或许并不出众,但如果考虑到重庆的区域范围,与全国的总体状况相比较,绝对算是了不起的成绩单。宋代四川书院共计三十一所,数排排名全国第六,重庆书院就约占一半,而其辖区面积仅为四川的四分之一左右。也正因如此,宋代的四川、重庆有“人文之盛,莫胜于蜀”之称,其学者文人们倾心学术、著书立说,重庆书院也在宋代进入区域历史的第一个高峰。

  • 内容声明:本站文章均由用户自行发布,本文于08-30由wuyouhua发布
  • 如有侵权:请联系我们删除qq:83967781
  • 本文标题:《重庆好故事》之“书院重庆”第1集:重庆书院宋代初盛
  • 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cqtvs.com/wenlv/2024083093729.html
上一篇: 《重庆好故事》之“书院重庆”第2集:论道山林
下一篇: “笔墨峰度 山河情怀——重庆书画院、乐山市美协书画精品交流展”在重庆王琦美术博物馆举行
相关文章
评论列表0 条评论)
“《重庆好故事》之“书院重庆”第1集:重庆书院宋代初盛”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
看不清换一个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