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中轴线建筑群落见证文明发展 古老与现代交织的都市画卷

fanfan 18 07-29 海报

导读:7月27日,在新德里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,中国提交的项目“北京中轴线——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”成功被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至此,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了59项。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强调,北京中轴线不仅是中华文明特质的显著标志,而且突显了北

7月27日,在新德里举办的* 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,中国提交的项目“北京中轴线——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”成功被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至此,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了59项。

国家* 局长李群强调,北京中轴线不仅是中华文明特质的显著标志,而且突显了北京在全球著名古都中的独特位置,体现了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理念及“中庸”“和谐”哲学思想,对全球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产生了长远影响,展现了古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实例。这条7.8公里长的轴线,起始于13世纪,自北向南贯穿北京老城,涵盖钟鼓楼、万宁桥、景山、故宫、* 等15个关键遗产点,直至南端的永定门,两侧还分布有太庙、社稷坛、天坛和先农坛,形成了对称而富有节奏的壮丽景观,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“面南背北”、“左祖右社”理念,以及对礼仪和秩序的重视,是中国历史变迁的实物见证。

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指出,北京中轴线作为历时700年不断发展的整体,塑造了北京的城市形态,蕴* 古人对国家秩序和生活秩序的理解,是理想都城秩序的集中体现,反映了“象天法地”的自然观和宇宙秩序观。

中轴线上的古代皇家祭祀建筑,如太庙、社稷坛、天坛和先农坛,不仅在建筑艺术上具有重要价值,也是古代礼仪制度的实体展示。“左祖右社”的布局源自《周礼·考工记》,体现了对祖先和土地的尊崇,与中轴线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都城的理想规划模式。天坛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祭天之所,以其“天圆地方”的设计,体现了对宇宙观念的尊重,对东亚地区的建筑风格有着深远影响。而先农坛则展示了对农业文明的敬重,尤其是“一亩三分地”的恢复,重现了古代帝王躬耕的场景。

中轴线上的居中道路遗存,如万宁桥和正阳门至永定门之间的道路,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关键,也承载着历史的记忆,体现了中轴线在城市功能上的重要性。同时,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的推进,太庙等历史遗迹正在进行修缮与环境整治,力求恢复其原有的历史风貌,如太庙正在逐步腾退非文物建筑,恢复古朴庄严的氛围。

此外,北京还致力于优化中轴线的景观视廊,结合古法技艺翻新古建,如前门五牌楼的修复,以及对新式建筑进行风貌调整,确保与历史环境协调一致。同时,增加绿色生态空间,强化中轴线的自然美景,全面提升城市景观品质,使得古老与现代在北京中轴线上实现了和谐共生。

  • 内容声明:本站文章均由用户自行发布,本文于07-29由fanfan发布
  • 如有侵权:请联系我们删除qq:83967781
  • 本文标题:北京中轴线建筑群落见证文明发展 古老与现代交织的都市画卷
  • 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cqtvs.com/news/2024072984046.html
上一篇: 哈工大2024录取通知书有“金”钥匙 解锁未来,梦想启航!
下一篇: 年轻人为养生晒完背又开始吊脖子 医院同款牵引热销
相关文章
评论列表0 条评论)
“北京中轴线建筑群落见证文明发展 古老与现代交织的都市画卷”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
看不清换一个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