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问重庆乡村振兴|如何因地制宜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?

cqtvs繁花 28 06-13 海报

导读:编者按 2月2日,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。会议为2023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庆“三农”工作定调,即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,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重庆力量。 目标明确后,具体应该怎样抓好这项工作呢? 围绕产业、生态、人才、组织 、文化“五大振兴”,会议提出了新时

编者按

2月2日,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。会议为2023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庆“三农”工作定调,即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,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重庆力量。

目标明确后,具体应该怎样抓好这项工作呢?

围绕产业、生态、人才、组织 、文化“五大振兴”,会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重庆“三农”工作的8项重点任务:

三问重庆乡村振兴|如何因地制宜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?-第1张-重庆资讯-重视网

在8项重点任务中,有几个问题尤其引人关注:如何因地制宜做好“土特产文章?如何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“桃花源”?如何实现强村富民促增收?

会议召开后,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我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,并深入巴渝乡村实地调研,写成“三问重庆乡村振兴系列报道”。

今日推出第一篇《如何因地制宜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》。

三问重庆乡村振兴|如何因地制宜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?-第2张-重庆资讯-重视网

2023年2月3日,大足区珠溪镇白马村,村干部和村民一起晾晒冬菜。该区有5个冬菜专业合作社,冬菜已成为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。 记者 齐岚森 摄/视觉重庆

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,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。

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,走出一条符合重庆实际的产业振兴之路?

2月2日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,因地制宜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实施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行动,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。

为什么要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?应因地制宜发展哪些“土特产”?又该怎么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?带着这些问题,近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访了市相关部门负责人、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等。

为什么要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?

三问重庆乡村振兴|如何因地制宜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?-第3张-重庆资讯-重视网

奉节的晚熟脐橙丰收了。王传贵 摄/视觉重庆(资料图片)

集大城市、大农村、大山区、大库区于一体的重庆,巫山、武陵山、大娄山盘踞在东部、东南和南部,滚滚长江自西向东从山川间奔涌而过,造就了这座城市山环水绕、江峡相拥的独特气质。

群山延绵,连出了占比高达98%的山地丘陵面积,气候也因地势起伏复杂多变,往往翻过一座山就是不同的冷暖阴晴。

这样的特色,虽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些制约,但大山大川同样也赋予了这片土地丰富、多元的资源禀赋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立体农业格局。例如,气候温暖湿润的长江沿线区县,冬季无冻害,适宜柑橘生长,成为国内柑橘种植的优势区域,是全国三大晚熟柑橘产区之一;植被丰富的武陵山、大巴山区,自然环境极佳,盛产中药材;遍布紫砂岩土的涪陵沿江地区,适宜青菜头生长……

近年来,重庆依山就水,充分立足特色优势,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发展特色粮油、柑橘、生态渔业、茶叶、榨菜、茶叶、中药材等十大优势特色产业,培育出涪陵榨菜、奉节脐橙、巫山脆李等“重庆宝贝”,这些特色产业综合产值已达到4800亿元。

随着山乡道路畅通、数字农业蓬勃发展、高标准农田打造,以及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农具的研发推广,重庆特色产业的优势更是被不断放大,贡米、高山蔬菜、跑山鸡、生态鱼等“山货”成了城里人的“抢手货”, 2022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86亿元。

借助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,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开始走出国门,如丰都西伯利亚鲟、忠县脐橙、长寿柚、江津花椒等,受到国际市场认可。

三问重庆乡村振兴|如何因地制宜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?-第4张-重庆资讯-重视网

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梅江镇,当地种植的玫瑰花喜获丰收。通讯员 唐磊 摄(资料图片)

虽然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已全面开花,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,从总体上讲,产业竞争力仍然不强,产业链条短、规模小、效益低。

如何放大优势、补齐短板,因地制宜开发好乡土资源,培育壮大产业,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实现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,成为接下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!

应因地制宜发展哪些“土特产”?

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,要重点打造火锅食材、重庆小面、柑橘、榨菜、荣昌猪、丰都* 、预制菜等产业集群,构建重点农业全产业链。

这里面,除了传统优势特色产业柑橘、榨菜、荣昌猪、丰都* 外,明确提出了火锅食材、重庆小面、预制菜产业等新兴产业。 重庆作为美食之都,近年来在旅游产业带动下,麻辣鲜香的火锅、小面两大特色美食,征服了万千市外消费者的胃,成为重庆响亮的城市名片,形成了巨大的品牌价值。

红火的餐饮消费背后,催生了庞大的火锅食材、调味品原料的生产加工需求,进而撬动起一片巨大的农产品加工市场。

嗅到新商机的渝企纷纷行动。

在重庆遍地开花的小面馆,每年创造产值现已超400亿元,每1亿元就直接拉动销售辣椒400吨、花椒50吨、菜籽油1800吨、榨菜50吨。

合川区近年来着力打造火锅食材产业,已集聚火锅食材生产企业100余家,涌现出了20多个特色火锅食材品牌,基本形成了从原材料种植养殖到食材加工、集散交易、产品研发、检验检测、消费体验为一体的火锅食材全产业链,年产值超过50亿元,成为全国重要的火锅食材生产基地。

三问重庆乡村振兴|如何因地制宜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?-第5张-重庆资讯-重视网

2022年9月30日,丰都县种植户抢收晚稻。通讯员 熊波 摄(资料图片)

面临预制菜新风口,梁平区去年迅速入局,目前预制菜产业园内产品品类有400余种,食品加工业产值增加50亿元以上,每年消耗上千万吨农产品原材料。

“这些产业都是未来重庆农业产业发展的潜力所在!”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孙凌宇说,重庆火锅和小面地域特色鲜明,通过多年积淀,已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,并且成为重庆的城市符号,具有极大品牌价值。预制菜产业则因入局早,目前在全国也已形成比较优势,“未来通过政策引导、资源整合、行业规范,以及加工技术、冷链物流等完善提升,发展空间巨大,前景看好。”

孙凌宇同时表示,在乡村旅游、养生养老等消费新业态兴起的背景下,依托各地传统文化、非遗技艺,发展农家小吃、手工艺品、特色民宿等乡愁产业,也是未来值得思考的方向。

怎么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?

无论是传统的优势产业,还是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,要做好“土特产”这篇文章,仍需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进一步提质升级。

“农业要强离不开科技‘芯’,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也对科技贡献率提升提出新要求,迫切需要加快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发、技术成果的适用性转化、实用技术的适应性推广等。”市农业农村委乡村产业处负责人说。

三问重庆乡村振兴|如何因地制宜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?-第6张-重庆资讯-重视网

黔江区市民体验葡萄采摘。曾昭凯 摄/视觉重庆(资料图片)

对于山区农业而言,在土地零碎、机械化水平不高等现实情况下,要提高生产效率、生产效益,科技显得尤为重要。

以我市农科院自主培育的“庆油8号”油菜品种为例,因含油量高达51.54%,种植户每种一亩收益就比种其它品种高上300多元。加上配套飞播技术的推广使用,极大减轻了农户劳动强度。去年,“庆油”系列油菜品种在全国推广面积超过600万亩,总推广面积达到3000万亩,产生经济效益超100亿元。

此外,产业要发展壮大,还需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、农业产业强镇建设,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。

梁平预制菜产业园就是一个典型案例,园区建成不到一年就新增食品加工企业30余家。“园区建设后,形成了仓储、冷链、物流等完善的产业配套,可为企业减少后顾之忧、降低生产经营成本,所以迅速形成了集聚效应。”梁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黄君说,目前园区厂房已经饱和,今年将启动园区二期建设,预计2025年预制菜全产业链产值将达到500亿元。

“农业提质增效离不开产业链的打造和升级。”市农业农村委乡村产业处负责人说,在现代农业的框架下,农业全产业链是生产、销售、品牌、营销等各个环节的纵向贯通,以及康养、休闲、健康等产品功能的横向拓展,其中蕴* 广阔的产业增值增效空间。

例如,借助花艺加工,北碚静观腊梅延伸出切花礼盒、花茶、蜡梅盆景、蜡梅品种苗、蜡梅文创等特色产品,从单一景观变成文创产品,身价倍增;瞄准健康需求,涪陵榨菜研发低盐产品,拓展市场空间,“乌江轻盐下饭酱”上市两个多月,销售额就突破500万元。

“涉农主体亟需从‘种养+销售’的传统发展思路跳脱出来,以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引导、提升农业现代化。”该负责人表示,只有牢牢抓住“市场”这一核心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贯通产加销、融合农文旅,才能不断壮大农业产业链,提高影响力。

  • 内容声明:本站文章均由用户自行发布,本文于06-13由cqtvs繁花发布
  • 如有侵权:请联系我们删除qq:83967781
  • 本文标题:三问重庆乡村振兴|如何因地制宜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?
  • 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cqtvs.com/chongqing/202406131880.html
上一篇: 人民日报点赞两江新区:共同奋斗,新征程展现新气象(新春走基层·特别报道)
下一篇: @重庆人 近* 项高品质赛事活动将在今年举办
相关文章
评论列表0 条评论)
“三问重庆乡村振兴|如何因地制宜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?”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
看不清换一个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