蚕丝为“线”修复缺损神经 重庆“蚕丝人工神经”达国际先进水平 多家风投争相洽谈合作

cqtvs繁花 23 06-13 海报

导读:以晶莹蚕丝为“线”,修复缺损神经——8月7日,记者从市畜牧科学院获悉,该院蚕业研究所的“蚕丝人工神经”项目,经专家评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广东、江苏等地风投公司,争相前来洽谈合作事宜。 记者在该研究所看到,一只白色大鼠在食物引诱下,正在特制跑道内活动,看上去与

以晶莹蚕丝为“线”,修复缺损神经——8月7日,记者从市畜牧科学院获悉,该院蚕业研究所的“蚕丝人工神经”项目,经专家评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广东、江苏等地风* 司,争相前来洽谈合作事宜。

记者在该研究所看到,一只白色大鼠在食物引诱下,正在特制跑道内活动,看上去与健康大鼠一样敏捷、矫健。

“3个月前,这只大鼠的左后腿做了蚕丝人工神经植入术。”蚕业研究所副所长周婵介绍,“我们对这只大鼠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进行了测试,发现蚕丝人工神经的修复效果,与自体神经移植相当。”

自体神经移植,是指从自身健康神经中截取一段植入缺损神经中。从术后恢复情况来看,这种“拆东墙补西墙”的做法,往往会让作为供体的健康神经恢复缓慢;而植入的神经轴突又容易无序生长,严重影响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。

2010年,周婵开始研究“蚕丝人工神经”。在财政资金资助下,市畜科院成立了“蚕丝及关联生物医用材料研究中心”,有固定科研人员十余人。

“科研人员大多有医学背景。他们利用蚕丝的力学性能、生物相容性等优异性能,以处理过的蚕丝为‘线’,来修复神经缺损,不断探索蚕丝在医用材料中的应用。”市畜科院院长刘作华告诉记者。

经过不懈努力,团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。“在直径1毫米的圆柱体横截面内,这些蚕丝可以组成有6000余个孔洞的‘轨道’,横截面与莲藕横截面类似,可以让单根神经轴突的单个细胞通过,确保再生的神经轴突纤维能有序生长,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恢复神经功能。”周婵介绍。

国外最新研究显示,在直径1毫米的圆柱体横截面内,这类人工神经现在最多可以做到数百个“轨道”。周婵团队目前的研究达到的轨道数量,已与坐骨神经中的轴突数量相当。在本月初的评审中,来自重庆大学、陆军军医大学等院校,科研机构的11名专家认为,该项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
据了解,每年我国有30万至45万名神经损伤病患,大多通过自体神经移植进行修复。

广阔的应用前景,已吸引广东、江苏、四川、重庆等地的风* 司同时瞄准该项目。他们正积极与周婵团队接洽,希望加快这一项目的产业化进程。

(记者 罗芸)

  • 内容声明:本站文章均由用户自行发布,本文于06-13由cqtvs繁花发布
  • 如有侵权:请联系我们删除qq:83967781
  • 本文标题:蚕丝为“线”修复缺损神经 重庆“蚕丝人工神经”达国际先进水平 多家风投争相洽谈合作
  • 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cqtvs.com/chongqing/2024061313050.html
上一篇: 重* 色旅游回暖
下一篇: 共享健康生活 重庆开展全民健身大联动活动
相关文章
评论列表0 条评论)
“蚕丝为“线”修复缺损神经 重庆“蚕丝人工神经”达国际先进水平 多家风投争相洽谈合作”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
看不清换一个
返回顶部小火箭